今天国内足坛的热点新闻,当属重庆主教练张外龙泪洒新闻发布会现场。
我们这一年太难了。很多球迷看到这则新闻后,也为这名主教练叫屈。这是一名有能力的主教练,但是无奈有些怀才不遇——至少张外龙主教练在中超层面,是有资格执教中上游球队的,无奈现在只能在小俱乐部求职。
很多球迷在看完这则新闻后,纷纷指责重庆相关机构“承诺好的事情却不去兑现”。但是这些球迷却忘了,其实不只是重庆队有这些困扰,甚至可以这样说,在中超层面,除去泰山队按照足协规定完成了相关运作,其余15队都没完成。
所以说,中超15队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问题。
为什么俱乐部失去了投资足球的兴趣?咱们就以重庆队为例,虽然20多年的职业联赛,球队历经降级升级,但是为了保留住国内顶级职业联赛球队的资格,相关机构和企业一直在努力,从力帆到斯威再到现代。可是为什么现在保不住了?
再试问一下:想想河北队、苏宁队、天海队,在以前,假若这些中超球队遇到困难,会有别的企业接手,解散的很少很少。可是现在呢?连中超冠军都没人接手。而这些球队当初的股东可不是被迫接手,却不料在金元足球之后,不仅现在的股东视为负担,连接手者都找不到了。
为什么呢?其实很简单:
《史记》云: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,企业为什么接手球队?原因很简单,他们看中的是足球这块市场。而足球也需要企业的支持,所以“利”是两者共同的追求,而现在两者之间共同的纽带“利”没有了,到现在这局面,也就不奇怪了。
是中超不适合中性名?直到现在,很多球迷都在纳闷,为什么连我们的邻国K联赛、J联赛都能实行中性名,而我们的中超却不能,是我们中超不适合中性名吗?其实不是。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,只要措施到位,中性名在中超是能施行的。之所以现在不能实行,原因很简单:
1.足协的好高骛远
谁都知道,中性名是一个趋势,但是趋势不代表就可以推行。
任何一个制度的实施,都是需要一个广泛的过程的。而这个过程,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,是需要充分准备,制定出完善的保障才能实施的。
而足协显然没有这样做。甚至在2019年底制定的那几家俱乐部,比如河南建业、北京国安、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等不需要改名字的俱乐部,动了2020年底,也不得不改名。
而这里面,得以保留名字并且没有实行股权改造的,只有上海申花,其余的球队不得不进行股权改造,而北京国安为了股权改造,让球队陷入了危机之中,这是促进足球发展吗?
2.该保住名字的没包住,不该保留的却保住了
上面说过,老牌俱乐部,该保住名字的,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终于保住了名字,比如河南嵩山龙门甚至和球迷闹翻,国安背上了沉重的债务。这些球队名字总算保住了,可是不是所有的球队都这样幸运。
其实当中性命开始实施,中超联赛变成了类似全运会比赛,出现某某省队,某某市队的时候,很多媒体就预测,这会为下一步球队解散埋下伏笔。而今年的中超恰恰验证了这一点,某某省或者某某市的球队,都面临着不同的危机。
而与此相反的是,当其他球队的名字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时候,有一球队,却不费吹灰之力,来了一个擦边球,让自己的名字不但能体现股东的公司,还符合足协要求完成了改名。而这一运作,着实让其他职业球队不服:凭什么你借用足协的关系,成了国内职业联赛唯一一支保住股东名字的球队?
论资历,保留住名字也轮不到,论成绩,也轮不到,真的是该留的没留,不该留的留住了。
3.只学到了中性名,可是相关利益却没有
这一点是中性名不能推行的最大原因。
仅仅以职业联盟为例:凡中性名的联赛,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职业联赛都不是由足协管理,而是交给了职业联盟。可是我们的职业联赛谁来管理?足协。
为什么足协不想放手?很简单,因为足协把握住了职业联赛的利益,这样一来,就等于足协掌握了职业联赛的命脉,因此,某支球队屡屡获得好处就不足为奇了。
可是这是最业余的管理,就相当于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,但是所有的坏处都归于俱乐部承担。这样把俱乐部当成冤大头的运作,试问,有几家俱乐部甘愿去做这样的“公益”?
所以,张外龙泪洒赛前发布会,不是打了所在城市的脸,而是打了足协的脸。您说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