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敢从事职业足球
中国足球虽然市场大,但大背景不行,而且基础十分落后,注册球员数量远远不足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敢放弃文化课和铁饭碗以踢足球谋生的,个个都是人才。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有球探让你家孩子不要读书,从小踢球,并告诉你只是有很小的机会能成功,你是否愿意让孩子从事被球迷唾弃的职业足球。我想很难答应的。2、个别老板还可以
最具代表的当然是广州恒大的老板许家印,房地产出身的他居然这么热爱足球。多次以自身案例改革中国足球,从当年派高层远赴巴西招募孔卡,到各种砸钱奖励球队,终于让广州恒大代表中国足球在亚冠联赛上称霸过几次。这是中国足球的骄傲。3、民间的热情和政府支持
都听过一句话,“国足虐我千百遍,我待国足如初恋”。道理是这样的,虽然互联网有一堆人整天嘲讽国足,但每次国足比赛,依旧有大批观众到现场助威。即便明知输球,也会举着“屡败屡战”的牌来加油。每当赢球,即便只是小胜弱旅,也会让球迷非常高兴。而政府方面,也非常支持中国男足的,主席就是个球迷。足球是我们所有运动项目里,最早开始改革和市场化的;但是客观地说,中国足球的改革和市场化,这20多年在实操过程中所执行的,很大程度上还是当年王俊生所提出的这一套,之后的足协领导并没有给出更有建设性意见和看法。而我国男足和男篮这两个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项目,又恰好是这些年中国体坛所有项目里。相较于20多年前水平下滑最为明显的两个项目,或许这也从侧面表明,市场化可能并不是特别适合中国体育。也正是因为中国足球不行,现如今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对于自己人又多多少少的存在着一些偏见,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一代的中国教练敢想,敢干,开启了工作狂模式,他们特别渴望扭转外界的印象;比如说国家队主教练李铁,他带卓尔的时候,平时都把自己关在基地里,每天工作时间不低于14个小时;而李铁的助手郑斌,同样是一个工作狂,对业务的钻研程度绝不亚于李铁。除此之外,包括很多老教练,像沈祥福,贾秀全,王宝山们,对业务也非常地投入;即便可能我们的本土教练在国字号层面,他们没有带出特别理想的成绩,但是这种钻研业务的劲头,真的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,也是可以去学习的地方。也许有人会说,这些教练的钻研是因为钱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十多年前,中国足球最黑暗的时代。很多本土教练一年也就5/60万,像深圳当年存在严重欠薪的情况,教练不仅一分钱拿不到,王宝山还曾经自掏腰包给一些球员买过年回家的机票,包括像谢峰带深圳队的时候,他自己把银行卡拿出来,给球员发奖金;高洪波第二次带国家队的时候,足协没跟他谈合同,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,强行被推上去,高指导也没说什么,且确实把中国队带进了12强赛。其实谁值得学习,谁不值得提倡,都是相对而言的。七十年代,八十年代我们的足球在亚洲还是说得过去的,至少还赢过日本。可是现在呢?什么样的球队我们都可以输,而且是输得是一塌糊涂!难道是国家不重视吗?难道是没有群众基础吗?不是!现在的中国足球运动员拿着高薪,但水平确实不敢恭维。可是国内有些项目,运动员薪水很低,但运动成绩突出,这种现象反映出了我们国家体育管理方面的混乱和不足,希望体育界的领导要加强这方面的管控,让出成绩的球队和个人能得到相应的报酬。如果中国足球还是高薪低能,那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就永远是一句空话。